1. <code id="ycglg"></code>

        <strike id="ycglg"></strike>

        文庫嚴選(wenkuvip.com)你想要的內容這里獨有!

        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

        我只是替代品22 頁 866.494 KB 訪問 49081.98下載文檔

        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

        DB5101 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標 準 DB5101/T 41-2018 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 指南 2018-12-25 發布 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2018-12-31 實施 發 布 DB5101/T 41-2018 目 次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核算原則............................................................................................................................................................. 3 4.1 完整性..................................................................................................................................................... 3 4.2 準確性..................................................................................................................................................... 3 4.3 透明性..................................................................................................................................................... 3 5 核算程序............................................................................................................................................................. 3 6 核算邊界............................................................................................................................................................. 3 7 核算方法............................................................................................................................................................. 3 7.1 燃料燃燒排放......................................................................................................................................... 4 7.2 外購電力、熱力排放............................................................................................................................. 5 7.3 參會人員往返交通排放......................................................................................................................... 6 7.4 參會人員住宿排放................................................................................................................................. 6 8 碳足跡報告內容與格式..................................................................................................................................... 7 8.1 會展活動基本信息................................................................................................................................. 7 8.2 活動水平數據及來源............................................................................................................................. 7 8.3 排放因子數據及來源............................................................................................................................. 7 8.4 溫室氣體排放量..................................................................................................................................... 7 9 碳中和實施程序................................................................................................................................................. 8 9.1 碳中和實施計劃制定............................................................................................................................. 8 9.2 碳中和實現............................................................................................................................................. 8 10 碳中和聲明....................................................................................................................................................... 9 10.1 聲明要求............................................................................................................................................... 9 10.2 聲明內容............................................................................................................................................... 9 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相關參數推薦值........................................................................................................ 10 附錄 B (資料性附錄) 碳足跡核算報告格式模版........................................................................................12 參 考 文 獻................................................................................................................................................... 16 DB5101/T 41-2018 前 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浩、王志強、李果、郭喆、牟玉蓉、趙飛。 DB5101/T 41-2018 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 1 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的核算原則、核算程序、核算邊界、核算方法、碳足跡報告 內容與格式、碳中和實施程序和碳中和聲明等內容。 本指南適用于成都市行政區域內會展活動碳足跡的核算以及碳中和的實施。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7167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 GB/T 32150-2015 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ISO 14064-1: 2006 溫室氣體第 1 部分組織層次上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與報告的規范及 指南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南。 3.1 會展 會議、展覽等集體性活動的簡稱,其概念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群眾性社會活動,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種類型的博 覽會、大型會議等。 3.2 溫室氣體 大氣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 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 3.3 溫室氣體排放 在特定時段內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以質量單位計算)。 3.4 碳信用(額) 1 DB5101/T 41-2018 經過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或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權威機構認可的第三方機構 認證的條件下,實體通過采取溫室氣體減排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獲得的可以進入碳市場交易 的碳減排計量單位。碳信用的計量單位為碳信用額,一個碳信用額相當于一噸二氧化碳當量。 3.5 碳足跡 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引起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 3.6 碳中和 通過獲取相應數量的碳信用或(和)新建碳匯林以抵消碳足跡,最終實現“零排放”目標。 3.7 活動水平 量化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表征值。 3.8 排放因子 表征單位生產和消費活動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數。 3.9 碳氧化率 燃料中的碳在燃燒過程中被充分氧化的百分比。 3.10 二氧化碳當量 在輻射強度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的二氧化碳的量。 3.11 直接排放 會展活動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3.12 能源間接排放 會展活動所消耗的外部電力、熱力或蒸汽的生產而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3.13 其他間接排放 因會展活動引起的,而被其他組織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但不包 括能源間接排放。 2 DB5101/T 41-2018 4 核算原則 4.1 完整性 應包括會展活動所有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的總和,避免重復計算或漏算。 4.2 準確性 應正確識別核算邊界,選擇適合會展活動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相關的數據源與核算方法,減少偏 見與不確定性。 4.3 透明性 應發布充分適用的會展活動碳足跡信息,使目標用戶能夠在合理的可信度內做出決策與評估。 5 核算程序 進行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報告的完整工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驟: a) 確定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邊界; b) 識別會展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源; c) 選擇核算方法; d) 選擇與收集活動水平數據; e) 選擇或測算排放因子; f) 計算與匯總溫室氣體排放量; g) 發布碳足跡核算報告。 6 核算邊界 核算邊界包括: a) 地理邊界包括會展活動舉辦場地的地理范圍以及參加會展人員往返差旅活動涉及的地理范 圍; b) 時間范圍包括會展活動的籌備、實施和收尾階段; c) 設施邊界包括為會展活動舉辦場地服務的固定設施(如燃煤鍋爐、燃氣鍋爐等)與移動設施; d) 排放源類型包括會展活動舉辦場地固定設施和會展活動舉辦過程中移動設施燃料燃燒排放、 會展活動舉辦場地外購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和住宿產生的排放。 7 核算方法 會展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等于會展活動舉辦場地固定設施和會展活動舉辦過程中移動設施燃 料燃燒排放、會展活動舉辦場地外購電力和熱力排放、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和住宿產生的排放 之和,總體計算公式見(1): E ? E 燃料燃燒 ? E 電力 ? E 熱力 ? E 交通 ? E 住宿 ………………………………(1) 式中: E ; ——會展活動碳足跡,即會展活動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3 DB5101/T 41-2018 E燃料燃燒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 化碳(tCO2); E 電力 ——會展活動期間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E 熱力 ——會展活動期間外購熱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E 交通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 ); 2 E 住宿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住宿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為噸二氧化碳(tCO )。 2 7.1 燃料燃燒排放 7.1.1 計算公式 會展活動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消耗的化石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燃燒產生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照式(2)計算: E燃料燃燒 ? n ? ( AD ? EF ) i i ………………………………(2) i ?1 式中: E燃料燃燒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和移動設施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 (tCO2); ADi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和移動設施消耗的第 i 種燃料的活動水平,單位為吉焦(GJ); EFi ——第 i 種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2/GJ); i——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消耗的化石燃料類型代號。 7.1.2 活動水平數據 第 i 種化石燃料燃燒的活動水平 ADi 按照公式(3)計算。 ADi ? NCVi ? FCi ………………………………………… …(3) 式中: ADi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和移動設施消耗的第 i 種燃料的活動水平,單位為吉焦(GJ); NCVi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和移動設施消耗的第 i 種燃料的平均低位發熱量,固體和液體燃 4 3 料單位為吉焦/噸(GJ/t);氣體燃料單位為吉焦/萬標立方米(GJ/10 Nm ) ; FCi ——為會展活動服務的固定和移動設施消耗的第 i 種燃料的消耗量,固體和液體燃料單位為 4 3 噸(t);氣體燃料單位為萬標立方米(10 Nm ) 。 7.1.2.1 會展活動舉辦期間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消耗的化石燃料數據由會展活動主辦方收集和匯總, 4 DB5101/T 41-2018 優先選用計量數據,計量器具配備不滿足要求時,可以采取估算方式獲得數據。 7.1.2.2 固定設施化石燃料消耗量可根據相關的能源臺賬、購買發票、能源消耗記錄表等方式獲??; 運輸車輛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可根據相關的能源臺賬、購油發票或通過車輛單位行駛里程能耗與行駛里 程計算得出; 7.1.2.3 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熱值可采用附錄 A 表 A.1 的缺省值。 7.1.3 排放因子數據 第 i 種化石燃料排放因子 EFi 按照公式(4)計算。 EFi ? CCi ? OFi ? 44 ………………………………………(4) 12 式中: EFi ——第 i 種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2/GJ); CCi ——第 i 種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吉焦(tC/GJ); OFi ——第 i 種燃料的碳氧化率,單位為%; 44 ——碳轉換成二氧化碳的轉換比例。 12 固定設施化石燃料的單位含碳量與碳氧化率可采用附錄 B 表 B.1 的缺省值。 7.2 外購電力、熱力排放 7.2.1 計算公式 會展活動場地在會展活動舉辦期間購入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按式(5)和式(6)計算: E 電力 ? AD 購入電 ? EF 電力 E 熱力 ? AD 購入熱 ? EF 熱力 …………………………………………… (5) ……………………………………………(6) 式中: E ——會展活動期間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電力 AD 購入電 ——會展活動舉辦期間會展場地所消耗的電力,包含會展活動所使用的電動汽車消耗的電 力,單位為兆瓦時(MWh); EF電力 ——電力消費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兆瓦時(tCO2/MWh); E ——會展活動期間外購熱力產生的間接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熱力 AD 購入熱 ——會展活動舉辦期間會展場地消耗的熱力,單位為吉焦(GJ); 5 DB5101/T 41-2018 EF熱力 ——熱力消費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2/GJ); 7.2.2 活動水平數據 7.2.2.1 會展活動場地在會展活動舉辦期間購入電力、熱力數據由會展活動主辦方收集和匯總,優先 選用計量數據,計量器具配備不滿足要求時,可以采取估算方式獲得數據。 7.2.2.2 購入的電力、熱力數據以會展活動期間會展場地電表與熱力表記錄的數據為準,也可采用電 費、熱力費或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據。 7.2.3 排放因子數據 電力、熱力消費的排放因子可采用附錄A表A.2的缺省值。 7.3 參會人員往返交通排放 7.3.1 計算公式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產生的排放,按公式(7)計算: E交通 ? n ?r ? L ? N /1000 ………………………………(7) i i i i 式中: E 交通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ri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目的地時乘坐第 i 種交通工具碳排放因子,單位為 kgCO2/(km?人); Li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目的地時乘坐第 i 種交通工具的行駛里程,單位為 km; Ni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目的地時乘坐第 i 種交通工具的人數,單位為人。 7.3.2 活動水平數據 7.3.2.1 會展活動期間參會人員的往返交通信息由會展活動主辦方收集和匯總,在籌備階段和實施階 段設計回執表和統計表,用于統計匯總參會人員的人數、往返里程、交通工具選擇等活動水平數據, 對未能準確統計的相關活動水平數據給出合理的估算依據和方法。 7.3.2.2 參會人員信息可以通過會展活動簽到表或者參會證件發放記錄獲取,往返交通工具選取通過 調查獲取,里程根據起始目的地采用電子地圖等工具測算獲取。 7.3.3 排放因子數據 交通工具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可采用附錄 A 表 A.3 的推薦值。 7.4 參會人員住宿排放 7.4.1 計算公式 會展活動期間參會人員住宿產生的排放,根據住宿人數和住宿天數,按公式(8)計算: E住宿 ? N i ? D ? EF住宿 / 1000 …………………………………… (8) 式中: 6 DB5101/T 41-2018 E 住宿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工作人員住宿活動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 Ni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工作人員住宿房間數,單位為間; D ——參會人員的住宿天數,單位為天; EF住宿 ——酒店住宿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 7.4.2 活動水平數據 7.4.2.1 會展活動期間參會人員的住宿信息由會展活動主辦方收集和匯總,在籌備階段和實施階段設 計回執表和統計表,用于統計匯總參會人員的住宿時間和房間等活動水平數據,對未能準確統計的相 關活動水平數據給出合理的估算依據和方法。 7.4.2.2 參會人員住宿信息可通過提供會展活動住宿服務的酒店開具的住宿明細獲取,也可通過調查 參會人員獲取。 7.4.3 排放因子數據 酒店住宿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可采用附錄 A 表 A.4 的推薦值。 8 8.1 碳足跡報告內容與格式 會展活動基本信息 按附錄 B 表 B.1 格式要求填寫會展活動基本信息。 8.2 活動水平數據及來源 8.2.1 按附錄B表B.2格式要求填寫會展活動場地各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包含會展期間運輸車輛)和 相應的低位發熱量,并說明這些數據的來源。 8.2.2 按附錄B表B.3和表B.4格式填寫會展活動場地電力和熱力消耗量。 8.2.3 按附錄B表B.5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所選用交通工具、里程。 8.2.4 按附錄B表B.6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住宿房間數和天數。 8.3 排放因子數據及來源 8.3.1 報告主體按附錄B表B.2格式要求填寫各種化石燃料的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并說明這 些數據的來源。 8.3.2 報告主體按附錄B表B.3和表B.4格式填寫四川電網年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和熱力供應的排放因子。 8.3.3 報告主體按附錄B表B.5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所選用交通工具的排放因子。 8.3.4 報告主體按附錄B表B.6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酒店住宿的排放因子。 8.4 溫室氣體排放量 8.4.1 按附錄B表B.2格式要求填寫會展活動各種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7 DB5101/T 41-2018 8.4.2 按附錄B表B.3和表B.4格式填寫會展活動購入電力和熱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8.4.3 按附錄B表B.5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8.4.4 按附錄B表B.6填寫會展活動參會人員酒店住宿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8.4.5 按照表B.7的格式報告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結果。 9 碳中和實施程序 9.1 碳中和實施計劃制定 會展活動組織者需在會展活動籌備階段制定碳中和實施計劃并形成文件,碳中和實施計劃須包含 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 碳中和承諾。包括碳中和承諾陳述、活動的舉辦時間; b) 實現碳中和時間表。如采用獲取碳信用抵消的方式,實現碳中和的時間不得晚于會展活動結 束后一年。如采用新建碳匯林抵消的方式,實現碳中和的時間不得晚于活動結束后二十年; c) 活動碳足跡核算。包括會展活動碳足跡的核算邊界、核算方法、預估溫室氣體排放量; d) 所采用的抵消策略。包括預估的被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其核算邊界、抵消方式、用以抵消 的碳信用或(和)碳匯的數量及其他情況(如碳信用類型、碳匯產生時間等)、抵消步驟和實 施流程; e) 碳中和的對外宣傳方案。對使用的碳信用或(和)碳匯可靠度的對外評價,聲明形式(獨立 第三方評價或其他方評價)。 9.2 碳中和實現 9.2.1 碳中和實現基本要求 當會展活動碳中和實施計劃中所覆蓋的活動階段的最終溫室氣體排放量小于等于碳信用額或(和) 碳匯量時,即可判定為碳中和;反之,則不能判定為碳中和。 9.2.2 會展活動碳中和抵消方式 會展活動碳中和的抵消方式可分為以下兩種: a) 通過獲取碳信用抵消。 b) 通過新建碳匯林抵消。 會展活動組織者在選擇會展活動碳中和抵消方式時,可選擇上述兩種方式中的一種或采用兩種方 式組合的形式進行抵消。 9.2.2.1 通過獲取碳信用抵消 9.2.2.1.1 會展活動組織者可采用獲取碳信用的抵消方式中和會展活動籌備和實施階段產生的溫室氣 體排放量。 9.2.2.1.2 采用碳信用實施碳中和時應按照優先順序使用以下類型項目的碳信用額: a) 成都市行政區域內經過第三方認證機構核查且按照程序備案的碳匯項目的減排量; b) 經成都市主管部門認可的綠色低碳行為的碳減排量; c) 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CCER)的減排量; d) 國際黃金標準(GS)減排項目產生的減排量; e) 國際自愿減排項目(VCS)產生的減排量; 8 DB5101/T 41-2018 f) 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產生的減排量; 如選取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的減排量,應優先選取四川地區所產生的減排量。 9.2.2.1.3 一旦上述項目減排量被用于會展活動碳中和,需向項目注冊或簽發減排量的部門或機構提 交項目減排量注銷申請,并經項目注冊或簽發減排量的部門或機構授權的碳交易所出具減排量注銷證 明。 9.2.2.1.4 采取獲取碳信用的抵消方式進行碳中和,須在會展活動結束后一年內完成。 9.2.2.2 通過新建碳匯林抵消 9.2.2.2.1 會展活動可采用新建碳匯林的抵消方式中和會展活動中籌備和實施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 放量。 9.2.2.2.2 采用新建碳匯林的抵消方式進行會展活動碳中和須滿足下述要求: a) 新建碳匯林的碳匯量需經具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造林和再造林專業領域審定與核證資質 的機構審定; b) 新建碳匯林不可作為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或者其他減排項目繼續開發; 9.2.2.2.3 上述碳匯林的地理位置、坐標范圍、樹種、造林計劃、碳中和時間、碳匯量預估計算等信 息須保存相關證據。 9.2.2.2.4 采取新建碳匯林的抵消方式進行碳中和,須在會展活動結束后二十年內完成。 10 碳中和聲明 會展活動碳中和實現后,會展活動組織者應作出符合本指南要求的聲明。 10.1 聲明要求 會展活動碳中和聲明需經過獨立第三方評價。對于須向公眾公開并證明其聲明已按本指南要求進 行獨立評價的會展活動擁有者或會展活動組織者,應接受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評價,這些機構能 證明其具有必要的知識和專長,以便按本指南的要求開展評價工作。 10.2 聲明內容 碳中和實現聲明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 會展活動名稱; b) 會展活動組織者; c) 碳中和被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量; d) 碳信用的注銷證明(如采取碳信用抵消方式) ; e) 碳中和實現聲明所采取的評價形式及評價結果; f) 聲明時間; g) 聲明證書。 9 DB5101/T 41-2018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相關參數推薦值 表A.1 化石燃料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與碳氧化率缺省值 低位發熱量 燃料品種 4 單位熱值含碳量 3 (GJ/t,GJ/10 Nm ) e 燃料碳氧化率 (tC/TJ) 無煙煤 26.700 a 27.49 89.5% f 一般煙煤 19.570 b 26.18 83.6% f 其他洗煤 12.545 c 25.40 72.1% f 原油 41.816 c 20.10 98.0% e 燃料油 41.816 c 21.10 98.0% e 汽油 43.070 c 18.90 98.0% e 柴油 42.652 c 20.20 98.0% e 一般煤油 43.070 c 19.60 98.0% e 其他油品 40.200 a 20.00 98.0% e 液化石油氣 50.179 c 17.20 98.0% e 氣田天然氣 355.440 d 15.30 99.0% e 油田天然氣 389.310 c 15.30 99.0% e 其他煤氣 52.270 12.20 99.0% e 其他 - 12.20 99.0% e c a 數據取值來源為《IPCC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06 年) 》。 b 數據取值來源為行業經驗值。 c 數據取值來源為《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13 年)》 。 d 數據取值來源為《GB/T 2589-2008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 e 數據取值來源為《省級溫室氣體清單指南(試行) 》,對于移動源本指南未區分不同車型的排放差異,如汽油、柴油未根 據車型細分排放因子。 f 數據取值來源為《中國 2008 年溫室氣體清單研究》 。 表A.2 電力、熱力的排放因子缺省值 名稱 單位 缺省值 電網供電排放因子 tCO2/MWh 0.26 熱力供應排放因子 tCO2/GJ 0.11 a b a 數據取值來源為 2017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中國電網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在原鋁生命周期評價中的應用,其數值 應注意保持更新為最新年份的數據。 b 數據取值來源為 GB/T 32150-2015 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10 DB5101/T 41-2018 表A.3 交通工具溫室氣體排放參數缺省值表(kgCO2/人?km) 長途航空 a 短途航空 0.09374 b 0.08821 火車 c 地鐵 0.0313 d 0.0536 大巴車 e 0.02829 中(小)巴車 0.11902 f 出租車 g 0.0632 a、 b 航空排放因子文獻中長短途劃分標準統一,距離大于 3700 公里為長途,小于等于 3700 公里為短途。長途航空、短 途航空排放因子來源于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2016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其數據由全球常用各型 號民航飛機油耗、平均飛行距離、載客量及運營架次占比加權平均計算得出。 c 來自中國南車集團,福廈鐵路間運營的典型車組 CRH380A 的百公里耗電為 4.6 千瓦時,2012 年六大區域電網平均二氧化 碳排放因子 0.6808 千克 CO2/千瓦時,因此火車排放因子 0.0313 kgCO2/人?km。 d 來源于成都市公眾典型生活方式分析及碳排放研究。 e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2016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 f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2016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 g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2016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其數據來自排量大于 2.0L 車型的排放數據 以及荷載人數計算得到。 表A.4 酒店住宿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缺省值表 名稱 單位 缺省值 酒店住宿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 kgCO2/間·晚 18.39 a a,數據來自酒店碳足跡測算研究綜述。 11 DB5101/T 41-2018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碳足跡核算報告格式模版 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報告 編制單位: 編制日期: 12 年 月 日 DB5101/T 41-2018 表 B.1 會展活動基本信息表 會展活動名稱 會展活動主辦方 會展活動承辦方 活動性質(會議或展覽) 活動規模 活動時間 活動主要內容 13 DB5101/T 41-2018 表 B.2 會展活動場地燃料燃燒(含運輸車輛,如有)溫室氣體排放 序 號 燃料品種 1 無煙煤 2 一般煙煤 3 其他洗煤 4 燃料油 5 汽油 6 柴油 7 一般煤油 8 其他油品 9 液化石油氣 10 氣田天然氣 11 油田天然氣 12 其他煤氣 消費量(t,萬 熱值 GJ/t,GJ/ 3 3 Nm ) 萬 Nm 單位熱值含碳 碳氧化 量(tC/TJ) 率 CO2 與碳分子 排放量 量比 (tCO2) 燃料燃燒排放量 13 注:固定設施化石燃料消耗量可根據相關的能源臺賬、購買發票、能源消耗記錄表等方式獲??;運輸車輛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可根據相 關的能源臺賬、購油發票或通過車輛單位行駛里程能耗與行駛里程計算得出 表 B.3 會展活動場地購入電力的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類型 排放因子(tCO2/MWh) 電量(MWh) 排放量(tCO2) 購入電量 注:購入的電力數據以會展活動期間會展場地電表記錄的數據為準,也可采用電費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據 表 B.4 會展活動場地購入熱力的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類型 排放因子(tCO2/ GJ) 熱量(GJ) 排放量(tCO2) 購入熱量 注:購入的熱力數據以會展活動期間會展場地熱力表記錄的數據為準,也可采用熱力費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據 表 B.5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往返交通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類型 交通方式 里程(km) 排放因子(tCO2/ GJ,tCO2/MWh,) 排放量(tCO2) 長途航空 短途航空 火車 交通排放 地鐵 大巴車 中(小巴車) 出租車(私家車) 總排放量 注:參會人員信息可以通過會展活動簽到表或者參會證件發放記錄獲取,往返交通工具選取通過調查獲取,里程根據起始目的 地采用電子地圖等工具測算獲取。 14 DB5101/T 41-2018 表 B.6 會展活動參會人員住宿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類型 交通方式 里程(km) 排放因子(tCO2/ GJ,tCO2/MWh,) 排放量(tCO2) 長途航空 短途航空 火車 交通排放 地鐵 大巴車 中(小巴車) 出租車(私家車) 住宿排放 間·晚 總排放量 注:參會人員住宿信息可通過提供會展活動住宿服務的酒店開具的住宿明細獲取,也可通過調查參會人員獲取。 表 B.7 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結果 排放源源類別 溫室氣體排放量(tCO2) 燃料燃燒 CO2 排放量 購入電力產生的 CO2 排放量 購入熱力產生的 CO2 排放量 參會人員往返交通 CO2 排放量 參會人員酒店住宿 CO2 排放量 會展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15 DB5101/T 41-2018 參 考 文 獻 [1]會展概論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09 [2]IPCC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06 年) [3]GB/T 32150-2015 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4]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15 年) [5]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 [6]ISO 14064-1: 2006 《溫室氣體第 1 部分組織層次上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與報告的 規范及指南》 [7]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 2016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可從以下網址獲得: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reenhouse-gas-reporting-conversion-factors -2016) [8]PAS2060-2010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carbon neutrality》 [9]酒店碳足跡測算研究綜述 [10]成都市公眾典型生活方式分析及碳排放研究 [11]2017 年排放因子方法學研究論文,中國電網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在原鋁生命周期評價中的應 用,可從以下網址獲得: http://www.world-aluminium.org/media/filer_public/2017/06/29/lca_model_of_chinese_ grid_power_and_application_to_aluminium_industry.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v费在线看片
        1. <code id="ycglg"></code>

            <strike id="ycglg"></strike>